1、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系、清史所、考古文博系,现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学校革新高地国家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遗产革新研究院,校级科研平台京津冀考古研究中心(通州)、古希腊研究中心,院属科研平台6个及京外科研机构2个(中国清史南方研究院、中国清史北方研究院)。筹办学院实验中心,下辖数字清史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和中华减灾历史数字实验室。
中国史学科是海内姥爷认的学术研究重镇,范本澜、尚钺、戴逸、李文海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奠定了进步根基,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高地,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倡议推进者、要紧组织依托和学术支撑,在新世纪以来新史学实践思潮中居于先锋地位。学科特点鲜明、交叉融通,师资力量雄厚,除以清史研究为突出特点外,秦汉、唐宋和民国史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雄厚。近年来又大力进步生态史、医疗史、数字史学、公共史学等交叉与前沿方向。中国史学科连续入选教育部首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本CSSCI刊物,是全国中国史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历史学女博士、第一位藏族历史学博士、第一位外籍人文社会科学博士。
世界史学科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初期。经过数十年进步,本专业在国内高校较早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与权。
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与权,并获批北京一流本科专业。现在设有世界古时候中世纪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两个教研室。教师老、中、青三代结合,布局合理,国际化特点明显。
14位专业教师均有长期海外访学历程,其中多位在其所研究国家高校获得博士学位。除古希腊罗马史、世界中世纪史、英国史等传统优势学科以外,在世界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新兴范围的研究与教学上,均有突出优势。
考古学科已经成为中国家公务员考试古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一支要紧力量,拥有考古学一级学科授与权、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授与权,是考古学国家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单位。下设史前考古、历史考古、专门考古、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四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7人,3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人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拥有全国家公务员考试古挖掘项目负责人资质。多数骨干教师具备国外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涵盖了从史前到历史时期考古的每个研究方向,具备国际视线。在考古学理论、中华文明起源、美术考古、北方考古、边疆考古等范围具备特点优势,学科朝气蓬勃,发展趋势迅猛。
2、申请专业
专 业 | 研究方向 | 专业性质 | 申请项目种类 |
060100考古学 | 不区别研究方向 | 学术型硕士 | 直博、硕士推免 |
060200中国史 | 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边疆民族史) | 学术型硕士 | 直博、硕士推免 |
060300世界史 | 不区别研究方向 | 学术型硕士 | 直博、硕士推免 |
065100博物馆 | 不区别研究方向 | 专业型硕士 | 硕士推免 |
3、申请条件
中国公民。拥护中共的领导,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规范,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德好,且满足以下条件:
1.现在就读本科学校具备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
2.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革新意识、革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3.诚实诚信,学风端正,没有任何有违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4.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需要;
5.申请人须是全日制本科在读小学三年级学生(2026届毕业生);
6.申请人本科前5学期学习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列,有望获得保研资格;如对本科所学专业的某方面有专深研究,有公开发表的与所申请专业有关的科研论文或著作,且达到较高水平者,可适合放宽学分绩排名需要;
7.申请我院硕士推免生须由本科所在学校的两名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申请我院直博生须由本科所在学校的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8.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在426分及以上,或有托福、雅思等其他种类外语成绩,托福高于90分,雅思高于5.5。
4、申请步骤
1.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推免生信息采集系统(http://yjsfs.ruc.edu.cn/tp/zs/login/toLogin/tm)填报信息。报名申请环节包括两个步骤:注册报名、提交申请材料,两个步骤均完成后表示报名申请成功。
申请我院直博生的报名日期为:2025年7月1日10:002025年7月7日17:00。我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筛选,确定入围名单,具体考核时间和日程安排另行公告。
申请我院硕士推免生的报名日期为:2025年7月1日10:002025年7月20日17:00。我院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筛选,确定入围名单,具体考核时间和日程安排另行公告。
注:
(1)直博生考核旨在选拔研究能力特别突出、学术进步潜质优秀者进行硕博贯通培养,招生人数少,且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需要高,考核严,需小心考试报名。直博生申请仅限学术型专业。
(2)申请我院直博生者,若考核通过,不可再申请硕士推免生;若考核未通过,可继续申请硕士推免生。
2.申请人还需根据教育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推荐免试服务管理软件,完成填报志愿、缴纳报名费、同意复试确认、同意待录取确认等环节,具体网址和系统开放时间届时另行公告。
3.报名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请如实填写各项信息,学院将对学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复核,如有不符将取消申请人资格。特别注意,考试报名时填写的所在学校名字需完整、准确,比如某某大学(某某校区/某某分校);
(2)成绩单证明须由学校教务部门盖章,《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须由学院教务部门盖章。
5、申请材料
1.须在报名网站中上传以下材料:
(1)《报名申请表》(签字盖章)扫描件(附件1);
(2)个人陈述(附件2);
(3)身份证明材料:有效期内身份证扫描件、学生证扫描件(须包括封面、个人信息页、注册页)、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扫描件;
(4)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单扫描件(含学业排名证明);
(5)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外语水平的材料,如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扫描件;
(6)《应届生承诺书》扫描件(附件3);
(7)申请人本人签名的《诚信承诺书》扫描件(附件4);
(8)《申请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别表》(附件5);
(9)一篇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论文,无论已刊未刊;
(10)两封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信(附件6)(硕士推免生上传扫描版,直博生另发邮件,具体需要详下);
(11)其他材料:如已发表论文(须包括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文章全文)、各类获奖证书、资格证书等。
注:
(1)以上申请材料均需提供扫描版,申请者需将材料根据上述顺序排列在一个PDF文件中,并以申请项目(直博/硕士推免)+名字+申请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博物馆)+研究方向(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仅限中国史专业,世界史、考古学、博物馆不写)+本科学校/学院+手机号码命名,若论文及其他材料页数较多,可以分为多个PDF文件。
(2)所提交的附件材料请务必完整、准确、明确,如提供任何不真实、错误材料和信息,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将依据有关规定取消资格。
(3)未按需要提交材料者,视为无效报名。
2.推荐信提交
如申请我院硕士推免生,需提供两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信,随上述材料上传电子扫描版;如申请我院直博生,需提供两名具备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信,推荐信须由专家本人直接发送扫描PDF版至指定电子邮箱(lsxyjsjw@ruc.edu.cn)。
3.纸质材料提交
通过初审的学生于考核报到当日提交申请表、本科阶段成绩单、英语六级成绩单等有关纸质材料(材料清单及需要另行公告)。
6、联系方法
联系人:田老师
咨询邮箱:lsxyjsjw@ruc.edu.cn
咨询电话:010|62511454
附件1 报名申请表
附件2 个人陈述模板
附件3 应届生承诺书
附件4 诚信应试承诺书
附件5 申请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别表
附件6 专家推荐信模板
附件http://lsxy.ruc.edu.cn/rcpy/zsxx/8bbdabebbf6e4fe6bfda02ff933cc232.htm